发布时间:2023-11-03
浏览量:121
【作者】(诗文)爱新觉罗·弘历;(注释)鄂尔泰、张廷玉、任兰枝、刘统勳、张若霭、张照、汪由敦、梁诗正、钱陈群、励宗万、崇夀、庄有恭、嵇璜、观保
【年份】乾隆九年(1744年)
【描写地点】圆明园多稼如云景区
坡有桃,沼有莲,月地花天,虹梁云栋,巍岩仙居矣。隔垣一方,鳞塍参差,野风习习,袯襫簑笠往来,又田家风味也。盖古有弄田,用知稼穑之候云。
稼穑艰难尚克知[1],黍高稻下入畴咨[2]。
弄田常有仓箱庆[3],四海如兹念在兹[4]。
[1] 《书》:“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疏》:“种之曰稼,敛之曰穑。书我其克,灼知厥若。”
[2] 《说文》:“黍禾属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诗》:“丰年多黍多稌。”《集传》:“稌,稻也。黍宜高燥而寒,稌宜下湿而暑。” 《周礼》:“稻人掌稼下地。”疏:“以下田种稻,故云稼下地。”《书》:“畴咨若时登庸。”
[3] 《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二月己亥,上耕于钩盾弄田。”《诗》:“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权德舆《馈雨表》:“簑笠就绪,仑箱可期。”《诗》:“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4] 《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陶潜诗:“人道每如兹。”《书》:“念兹在兹。”
————————————————————————
引自《御制圆明园图咏》清光绪十三年天津石印书屋刊本
录入:朱强
排版:田安迪
审核: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