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山五园文献>传教士王致诚《给达索先生的信》(节选)

传教士王致诚《给达索先生的信》(节选)

发布时间:2023-11-18

浏览量:645

关于作者及文字来源:

王致诚(Jean-Denis Attiret,1702-1768),1738年来到中国并成为御用画师,在1743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详细描绘了圆明园,称赞其景色“由自然天成”,并誉之为“万园之园”、“无上之园”。这封书信于1749年被收入《书简集》(Letters)中公开发表,题为《中国皇家园林特记》(Un recit particulier des jardins de l’Empereur de Chine),同年被译成英文,并于1752年再版。笔者对其注释均以脚注的形式体现。

(1743年11月1日于北京)

 

皇帝的别宫非常妩媚迷人。它占地面积非常广阔,几座人工堆起的小山有20~60法尺[1]高,形成无边无际的小山谷。几条水渠中的清澈的水向小山谷的深处流去,这几条水渠有好几个汇合处形成一些池塘湖泊。人们乘着美丽的游船在这些水渠、池塘、湖泊中荡漾。我看到一只游船有13托依斯[2]长4托依斯宽,船上有一幢漂亮的房子。[3]在每一个小峡谷,在水渠边,有一些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其中有好几个四合院,有院子,有四通八达或者封闭的走廊,有花园,有花坛,有瀑布等等。一眼望去,真是美丽如画。

沿着山中小径走出一个小山谷,山中的小径不是欧洲那种美丽笔直的小道,而是逶迤曲折盘山而行的小道,还时有小亭子、小山洞作点缀,从山洞里走出来又进入了与前一个完全不同的小山谷,有时候是地形不同,有时候是亭楼建筑不同。

所有的山丘都被树木覆盖。这里最常见的是开花的树。真是一个人间天堂。我们国内的水渠两壁是用切削过的石头,借助拉线砌成,他们是用不经切削的岩石块堆砌而成,表面凹凸不平,它们放置得那么巧妙,真像是天然的产物[4]。水渠时宽时窄,有时卷曲,有时又呈弧线,好像它真的是跟着山丘岩石的走势而定[5]。从水渠壁上的石头缝中生长出朵朵鲜花,好像是野生的。每个季节都有各种不同的花朵。除了水渠,到处都有路,尤其是镶有石子边的小径,这些小径从一个山谷通到另一个山谷。这些小径也是曲曲折折,一会儿在水渠旁边,一会儿又远离水渠伸向他方。[6]

走进山谷,可以看到一座座房子。房子正面是一根根柱子和窗户,屋架上镀了金,上了油漆,围墙上的灰砖排列整齐,上了光,屋顶上的琉璃瓦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紫色的。这些琉璃瓦组合在一起五彩缤纷,煞是好看[7]。这些房子几乎都是平房,它们高出地面2法尺、4法尺、6法尺或8法尺。有几幢房子有二层楼。上楼并不是通过精工细作的石阶,而是通过似乎天然而成的岩石一级级登上楼的。[8]这些仙境似的宫殿真是无与伦比。这些宫殿矗立在空地中间的一座假山上。假山上的小路高低不平,弯弯曲曲。

房屋内部和外部一样富丽堂皇,房屋布局非常合理,家具摆设典雅昂贵。在院子里和通道上放有大理石的、瓷的、铜的大花瓶,花瓶里插满了鲜花。[9]有几幢屋子前面并没有放置裸体的人物雕像,而是放了有大理石座的青铜或黄铜的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和供烧香用的香炉。

每一个小山谷里都有别具特色、小巧玲珑的小别墅,围墙占地面积都很大,小别墅富丽堂皇,我们欧洲最大的君主及其整个宫廷人马完全可以住下。好几幢小别墅是松木结构,木料是从500法里以外的地方砍下运来的。您想想在这块广阔的地方的一个个小山谷中有多少这样的宫殿?有200多座,太监住的房子还不计在内。太监们负责看管每一座宫殿,他们的住房总是在近旁,与宫殿相距几个托依斯。太监们的住房很简陋,经常被墙根和山丘淹没了。[10]

水渠上有一座座桥方便两岸的交通。一般是砖桥,或切削过的石板桥,有几座木桥,所有桥的高度都足以使船只在桥下自由通过[11]。桥栏杆都是精工雕刻的白色大理石浮雕。根据各座桥的建筑,栏杆上的浮雕都各有不同。不要以为这些桥都笔直的,完全不是。它们曲曲折折,有些桥的直线长度只有30~40法尺,而全长却有一二百法尺[12]。有时候在桥中央,有时候在桥头,建有一些供休憩的小亭,小亭有四根、八根或十六根柱子。这些小亭往往建在桥上观景最美的地方。也有建在拱形的木桥或大理石桥的两头的,桥的结构非常美,但是和我们欧洲人的概念相距无限远。

我上文说过,水渠都注入盆地的湖泊之中,注入所谓的海中。[13]有一个湖直径有半法里,人们都称它为海,这是这个别宫中最美的地方之一。湖边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建筑群,人造的假山、水渠夹在这些楼宇中间。

在海中央有一个小岛[14]。或者说一块高低不平、不经斧凿的岩石。高出水面1个托依斯左右。岩石上建筑了一个小小的宫殿,内有100多个房间或厅堂。它有四个门,我无法形容它的高雅优美。从这座宫殿看到的景色美极了,可以看到这个湖的四周彼此相隔不远的一座座宫殿。所有的山丘都延伸到此为止。所有的水渠也流到此为止,注入湖中或又从湖中得到水后远去[15]。看到矗立在湖泊尽头或水渠入口的所有的桥,看到所有的亭子或桥洞,看到所有把一个个建筑群隔开的或遮掩住的树丛,这些树丛挡住了人们站在同一边互相遥望的视线。

这个美丽的可爱的湖的四周变化无穷,没有两处地方是相像的。这里是齐整的石板平台,走廊、小路、大路都汇聚在此,那里是高低不平的石子平台,以巧夺天工的技巧修成一些阶梯形的平台。从每一个角度都有一个高度直到山顶上的楼宇[16]。越过那些平台,还有其他阶梯形平台和建筑群。别处还有一座开花的树林展现在您的眼前,再远一点,您可以看到空无人迹的山上郁郁葱葱的野生树丛。那里有高大的用材林,也有外国树种包括花树、果树。

在这个湖的四周有许多亭台楼阁。一半在湖中,一半在陆地上,各种各样的水鸟在亭楼上憩息。在陆地,有一个个小猎场[17]。特别值得一看的是一种金鱼。大部分金鱼的颜色确实像黄金一样熠熠发光,金鱼五颜六色,有银色、红色、绿色、紫色、黑色、亚麻色。花园有几个水池,最重要的就是金鱼池了[18]。这个池子四周有一个很细密的铜丝编成的网,以防止金鱼流失到湖中。

我很想把您带到那里去让您更好地体会这个美丽的地方。金碧辉煌的船只在湖面上荡漾、垂钓、操练、比武或进行其他的比赛,煞是好看。尤其是放焰火的夜晚,所有的宫殿、楼宇、树林灯火通明。[19]对于灯火和焰火,中国人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了。我在北京看到的远远超过了我在意大利和法国看到的一切。

皇帝和他的妃嫔、宫女、太监平时住的地方,是一个美妙无比的建筑群[20]。内有宫殿、庭院和花园等。皇帝的妃嫔分皇后、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几等。总之,这是一座小城市,相当于我们的小城市多尔那么大。其他的宫殿只不过是供散步、休憩、吃饭、喝茶之用。

  一进宫门,是议政厅[21]。随后是庭院和花园,后面是皇帝平时住的寝宫。一条又深又宽的河,把皇帝的寝宫圈围起来,就像一个小岛。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土耳其式的后宫。宫室内美丽的陈设、家具和中国绘画无与伦比。家具的木料都极其珍贵的,上面涂的是日本和中国的漆,古董瓷瓶、丝绸帐幔、金银织物,能使富贵生辉的一切情趣应有尽有。

有一条路从皇帝的寝宫直通这块地方的中央的一个小城[22]。小城方圆四分之一法里[23]。它的护城河上有四个城门,有城楼、城墙、城栏、炮眼。城里有街巷、广场、庙宇、室内市场、露天市场、商店、法庭、宫殿、码头。

总之,京城里有的这里都有微缩的翻版。您一定会问,这么小的城市作什么用途,是否是皇帝在发生造反或革命不测之时避祸之用?它可能有这种用途,这个小城的设计者可能考虑到这个用途,但是皇帝主要的意图还是想要在兴致勃发时一览全城无遗。

  中国皇帝的至尊,使他无法在公共场合露面,他什么都看不见。他经过之处家家户户、大小商店都闭门大吉。到处都拉起帐幔不让人发现他。在他到来前几小时,他要经过的道路已经设上岗哨禁止通行了。他出城去乡下时,两对骑兵早就在前面开路驱赶路人,保护皇上的安全。中国皇帝们不得不在孤独中生活,他们就想出各种方式弥补其对公共生活的需求[24]

  这座小城是康熙朝开始建造的[25],到了乾隆朝,每年有好几次太监们扮成各种各样的人,做生意,手工艺等各种职业都有,街头巷尾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甚至还有大城市中常有的诈骗。到了指定的日子,每个太监都穿上指定角色的服装,有的扮商人,有的扮工匠、有的扮士兵,有的扮官员,有的推着一辆手推车,有的挎着一个篮子,每个人都职责分明。码头上船帆林立,店门大开,商品琳琅满目。这里是丝绸街,那里是棉布街,这里是瓷器街,那里是漆器街,一切都是分工。这家是家具店,那家是衣铺首饰店,另一家是为学者和好奇的人开的书店。小城里还有茶馆和酒肆,大大小小的旅馆。小贩们向您叫卖水果,各种清凉饮料。杂货店老板拉着您的袖子缠着您买他的东西。在小城里可以任意所为。皇帝微服便装跟在他的随从后面几乎不被人察觉。集市上像真的一样嘈杂,每个人都夸耀自己的东西。甚至还有吵嘴打架。弓箭手们来制止吵架的人,把他们带到判官那里。判官审理以后作出判决,罚一阵杖责,那只是装装样子的,不过有时为了让皇帝开心就假戏真做了。

  小城里,扒手们也没有被遗忘。这个“崇高”的职业由许多最机灵的太监们担任,他们扮演得惟妙惟肖。他们被当场抓住时出足洋相。他们受到审判,或者装着将他们送交审判,根据罪行轻重,偷盗数量判罚示众、杖责或充军流放。如果他们偷盗技巧高明,大家为他们鼓掌叫好,可怜的商人的诉状倒反被驳回,不过,集市收场时一切都物归原主。

  这个集市只是为了给皇帝、皇后和其他妃嫔取乐的。有时也有几个亲王或大官一起来观看,有他们在场,后妃们就都要退下。店铺里陈列或出售的货物绝大部分都属于北京各商号的,是假装的。皇帝总是买许多东西,您可想而知,卖给皇帝的价钱是最贵不过的了。后妃们、太监们也买东西,所以尽管这并非是真做生意,倒也不乏热闹气息,使人兴趣盎然。

有时候,做生意之后就是耕作了,这里也安排了一块模拟耕作的地方[26]。那里田野、草地、民房、茅屋、水牛、耕犁及其他农具,一切应有尽有。农夫们播种小麦、水稻。种植蔬菜和各种粮食,收割庄稼,采摘水果,总之尽可能模仿一切田间农活及简朴的乡野生活。

您一定读到过有关中国元宵节的报道。元宵节在阴历正月十五,那一天,最穷的中国人也要点一盏灯笼。人们制作和出售形形式式、大大小小、价格不一的各种灯笼。那一天,全中国都灯火通明,但是哪里都无法与皇宫里的灯火媲美,尤其我刚才描绘的那些宫殿里的灯火更美。每间屋子,每一个厅堂,每一条走廊,无一例外都悬挂了好几盏灯笼。小小的灯船在每一条河,每一个湖上来回荡漾。所有的山上,桥上,几乎每一棵树上都悬挂着灯笼。灯笼做工非常精致,形状有金鱼、飞鸟、走兽、水果、鲜花、小船、花瓶,各种大小都有。材料有丝织的,角质的,玻璃的,珍珠的等。灯笼上有绘画,也有手绣,有贵有贱。我看到过几盏价值都超过一千埃居[27]的宫灯。如果我一一列举所有灯笼的形状材料和装饰,那将没完没了。

  我很欣赏中国人在这方面及他们的建筑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相比之下,我真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太贫乏了。

  因此,眼睛看惯了他们自己的建筑的中国人对我们的建筑方式就不甚感兴趣了。您愿意知道当我们给他们谈起我们的建筑或者给他们看我们的建筑物的铜板画时怎么说吗?高楼大厦使他们惊恐,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大街像是在高山中开掘出来的,我们的房子像是无边无际的凿了洞眼的岩石,就像是熊或其他野兽的洞穴。我们的楼层在他们看来简直难以忍受,他们不明白我们怎么能冒着摔断脖子的危险,每天上下一百次到五层楼。康熙皇帝看欧洲式建筑图时说:“欧洲一定又小又穷,因为它没有足够的地皮来发展城市,因此人们不得不住在半空中。”而我们的观念不同,我们有我们的道理。

  说老实话,公正地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建筑艺术。自从我来到中国以后,我的目光,我的趣味都有点中国化了。我们国内杜维依尔宫(Tuilerie)对面的公爵夫人的府邸不是很美吗?它差不多就是中国式的平房。每一个国家都是它的爱好和习惯。必须承认我们的建筑是优美的,宏伟壮丽无与伦比。无可否认我们的房子舒适方便。我们欧洲到处都喜欢一体和对称,我们不喜欢七零八碎,东西分散,某一部分总和它对面的或背后的那部分相同。中国人也喜欢漂亮整齐的对称。我在本信开头提到的北京紫禁城布局就是对称的。皇亲国戚、大臣们及有钱人家的住宅都是遵照对称的原则。

  但是,别宫的各幢房屋几乎都有某种优美的不规则,不对称,一切都围绕着如下原则:要呈现出天然的、粗野的、宁静的乡下景象,而不是循规蹈矩地按照对称的规则设计的宫殿[28]。皇帝的逍遥宫范围内的一座座小宫殿相隔甚远,我从未看到它们之间有任何相似之处。可以说每一座小宫殿都根据某一种我们陌生的模式或思想建筑的,一切都是即兴而就,各部分都不对称。初听说逍遥宫这些小宫殿时都以为一定很糟糕,但是一旦身临其境,想法就不同了,就会对这种不规则的艺术美赞叹不已。它们情趣高雅,各个方位的视野都非常优美,必须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欣赏,真令人流连忘返。

  这些小宫殿并不是城里那些简单的喝茶消遣之处。去年我看到这块地方建造起一座小宫殿,皇帝的一个表兄花了六十万两(450万法郎),室内装潢还不计在内,因为这笔费用不计在他帐上[29]

  不仅从整体看别宫的方位、视野、布局广阔宏伟,建筑群的数量多姿多彩,而且从局部看,它各个组成部分也是千姿百态。我在那里看到过形形式式的门窗,有圆的、椭圆的、方的、各种多边形的,也有扇形、花形、瓶形,又有形如飞鸟、走兽、游鱼,总之形状不一,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我想,这里的走廊也是独一无二的。我来给您描绘一下。这些走廊连接了分散的各排房屋,从走廊里看是一根根柱子,从走廊外看,墙上有一个个不同形状的窗口。有时候整条走廊没有墙壁,只有柱子,就像这种走廊尽头的亭子四周敞开,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这种走廊很特别,几乎没有笔直的。它们曲曲折折,一会儿隐到树丛后面,一会儿又转到某座假山后面,有时候环绕一个小湖,真令人赏心悦目。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

  您可以想象,这个别宫耗费多么巨大。只有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的皇帝才能在短时间内造得起这样奇妙的工程。这个工程只花了二十年时间。那是康熙朝开始造的,乾隆皇帝只是加以扩大,使它更优美了。

  没有什么可令您惊奇、不可思议的东西。除了那些房屋差不多都是平房以外,建造速度也惊人。工匠们被催着拼命干。当建材运到,一切就绪了,只要把它们放好,几个月后一半工程就完成了。往往在优美的山谷里或者在一个山头上,突然出现一座宫殿。园林其中之一叫圆明园,意即“园中之园”,或最好的园林[30]。皇帝还有其他三座相似的园林。但是比它小,也不如它美。其中有一座是康熙造的,现在是太后和她的随从住的叫畅春园,意即春天长驻。亲王们和大臣们的园子都比较小,皇上的园子都比较大。

我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描绘这些园子呢?最好能画一张平面图寄给您[31],先生,那我得什么都不干至少花上三年时间,我没有一点属于我自己的时间了,只有利用睡觉的时间来给您写信。我还得请求允许我自由出入别宫,允许我随意停留。还好我懂得一点绘画,否则,我就和其他许多欧洲人一样,他们在这里呆了二三十年,还没有到过那里呢。

那里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一切都为了他。这个优美的别宫里只有皇上、他的后妃和太监。他很少让亲王们、大臣们到他的宫中或园中来,他们只能在会客厅候见皇上。这里的欧洲人中只有画家和钟表匠能够到处走走,因为需要他们。我们经常作画的地方是我向您介绍过的那些小宫殿之一。皇上几乎每天都要到那里来看我们,因此我们也得每天都到[32]。我们都不能走远,除非要画的东西不能搬来,因为我们被带入宫中时总是有好些太监跟着的。我们走路必须又快又轻,要踮着脚尖走,好象干什么坏事似的。我就是这样走遍了这座美丽的园子,进入了每一间屋子。皇上每年在那里住十个月。那里到北京的距离和凡尔赛到巴黎差不多。我们每天都在园子里,皇帝供我们吃饭。晚上我们就回到我们在附近镇上的住处,我们在镇上买了一幢房子。皇上回京城时,我们也跟着回去,因此我们每天总在宫中,晚上回我们的教堂。

 

注释:

[1] 1法尺=0.3248米。因此作者估计土山高度为6.496至19.488米,但实际中最高的土山在西北角紫碧山房,1964年测绘高约15米。

[2] 1托依斯(toise)=1.949米。因此该游船尺寸为长约25米,宽约7.8米。

[3] 指皇帝的画舫。

[4] 形容圆明园的自然式山石驳岸。

[5] 指水岸的形态。

[6] 形容蜿蜒的甬路。

[7] 铺设有琉璃瓦的房屋一般为宗教建筑。

[8] 皇家园林中现存同样的做法例如避暑山庄宫殿区的云山胜地楼。

[9] 指室内外的陈设。

[10] 根据样式房图档,太监的房屋经常单面倚靠土山,朝向经常为坐南朝北,其目的是尽可能地使之隐蔽,因此舒适度较差。

[11] 证明桥梁高度考虑到了通航。但后面关于桥栏杆的描述比较以偏概全。

[12] 换算为桥梁的直线长度约为9.7至13米,但全长有64米,像这种大尺度的曲桥可能不在主园中。

[13] 指福海景区。

[14] 指福海中央的蓬岛瑶台景区。

[15] 形容从福海中央环视四周的景象。

[16] 或许指环湖的楼阁、高台,如北岸的两峰插云、藏密楼,南岸的广育宫、夹镜鸣琴,西岸的临湖楼。

[17] 或许指山高水长景区。

[18] 指坦坦荡荡景区。

[19] 上元节会举办这样的活动。

[20] 指九州清晏景区。

[21] 指正大光明殿。

[22] 指坐石临流景区的舍卫城。

[23] 1法里≈4公里。

[24] 从根本上解释了买卖街的设置缘由。

[25] 应为雍正朝设置。

[26] 园中有很多田地,离买卖街最近的是澹泊宁静(田字房)景区。

[27] 法国古代货币名称。

[28] 对比皇宫与园林在布局理念上的区别,“逍遥宫”就是指离宫。

[29] 说明赐园也是由皇家出资建造的。

[30] “万园之园”的来历。

[31] 没有图像资料,实属遗憾。

[32] 指位于洞天深处的如意馆,宫廷画师在此工作,频繁接受皇帝亲自“上门”指导。

 

————————————————————————

引自《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第IV册

录入:朱强

排版:付菁

审核:朱强

加入收藏

文献推荐

发表您的评论

评论列表